0532-80698022

立井井筒破坏事故动态监测报警系统

1 用途


立井井筒作为矿井生产的咽喉要道,随着井深的增大,表土层的变厚,井筒施工、生产期间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,严重影响了矿井安全生产。大多数的立井井筒都是在人工发现明显破坏特征(井壁破裂、漏水、管路弯曲等)甚至出现安全事故时,才采取治理措施,既贻误了治理时机,增加了治理难度,又影响了安全生产。在治理时,因缺少井筒的原始数据和当前数据,所以只能根据破坏的外部特征而采取一些措施,治标不治本,这也是井筒治理后出现重复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因此,非常必要建立井筒安全信息化系统,随时掌握井筒的变形状态,提前预报可能发生的破坏,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;监测数据对采取防治措施、研究破坏机理、改进井筒设计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


2 系统主要功能


按照系统的研制目标和原则,针对目前的实际需求,该系统应具有如下主要功能:

(1)系统可接入各种类型的传感器,实现砼应变、钢筋应变、冻结压力、**压力、位移、水位、温度等参数自动测量。各种传感器可在现场标定。

(2)各种传感器的测量数据采用统一的格式,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自动传输至监测中心的监测计算机,实现集中处理、**保存、异常报警。

(3)监测计算机可对接收到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判断,并以数据库方式存储,为专家系统提供开放式的数据结构。

(4)用户界面为网页形式,授权用户可通过网页浏览器远程查询系统的所有信息、修改系统的有关参数,修改记录被保存。系统所有的历史信息和当前信息(包括测量数据、报警上下限、报警情况、系统故障情况、系统参数修改记录等)均可在网页上以表格、曲线、工况图等形式展现,时间范围可任意选择。

(5)监测计算机可判断井筒状态是否异常,一旦异常,则可通过手机短信方式向有关人员发送报警信息,报警信息和短信接收人员均可设置。监测计算机还可将报警信息发回监测现场,由专用报警器报警。

(6)系统具有故障自诊断能力,具有对故障的分析、判断功能,做到系统常见的软件和硬件故障都能通过自检功能进行判断。

(7)系统所有设备均具有全球**标识,在监测计算机联入外网情况下,可及时将设备信息(包括单位信息、安装时间、故障信息等)自动与公司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同步更新,方便进行设备库存、供货、维修管理,提供设备跟踪服务,减少维护成本,缩短维修时间。若监测计算机不充许联入外网情况,可生成设备信息文件,由矿井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发送至公司服务邮箱。


3系统组成


   


图1 系统总体框图


系统分为三个网络层次,底层网络由智能传感器、声光报警器及通信分站组成,通信分站可作为通信网关,转发计算机命令,通过发送不同的地址(每个智能传感器、声光报警器都设有**的地址)依次控制各智能传感器执行测量工作,并读取和存储其测量数据。


通过监测计算机根据测量数据产生报警信息,并由通信分站转给声光报警器,进行声光报警,以便现场人员及时采取措施,如采用破壁注浆或地面注浆加固表土层时,立即停止注浆。中间层网络由通信分站与监测计算机组成,监测计算机为主机,依次选通各通信分站,并读取其存储的测量数据。底层网络和中间层网络均为总线网络,提高了系统容量(即能够带足够多的测点)和实时性(即缩短巡测时间),延长通信距离(即适合测点分散)。上层网络为计算机网络,监测计算机作为网络结点,具有网络服务器功能,用户可通过网页浏览器远程查询系统的信息、修改系统的配置。

地面野外水文地质钻孔水位测量由安装在各钻孔内的水位遥测仪(带手机模块)完成。水位遥测仪定时(定时时间间隔可设置)测量水位,并利用公共GSM网络的短信业务以短信方式将测量数据发送至监测中心的计算机。公共GSM网络具有覆盖面广、可靠性高、免维护、费用低等优点。


4 系统特点


(1)可测量实时数据,测量精度高,运行稳定可靠,系统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和防雷击设计,以及容错技术设计,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。

(2)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,可缩短维修时间,并且便于安装、使用和管理。

(3)在该系统中智能传感器、通信分站设计为本安型,通信分站的供电电源设计为隔爆兼本安型,通信电缆选用矿用通信电缆,通信接口设计为一般兼矿用本质安全型,保证了系统工作的安全。

(4)系统采用标准化、网络化、模块化、智能化设计,既可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,也可提高系统的可维性、可靠性,并具有根据使用要求灵活配置的能力。

(5)系统运用先进的软硬件环境、先进的设计技术、完善的设计和分析理论来保障。

(6)系统使用推理、学习和其他技术来分析解释它得到的各种信息和知识的能力,对系统故障能够进行自诊断,结合专家系统可以及时对井筒的状态进行分析,发出预警信息。


5系统总体参数及指标


1.系统容量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32台通信分站×80台智能传感器

2.系统巡检周期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≤30s

3.地面计算机与地面通信接口的通信           

(1)通信方式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异步时分制,全双工

(2)接口形式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RS232

(3)通信速率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400bps

4.地面通信接口与井下通信分站的通信           

(1)通信方式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异步时分制,基带半双工

(2)接口形式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RS485总线或TCP/IP

(3)通信速率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≥2400bps

(4)通信介质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两芯通信电缆或双绞线(TCP/IP)

(5)无中继通信距离               ≮20km

(6)误码率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≤10-6


5.井下通信分站与井下智能传感器的通信           

(1)通信方式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异步时分制,基带半双工

(2)接口形式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M-BUS总线

(3)通信速率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600bps

(4)通信介质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四芯通信电缆

(5)通信距离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≮5km

(6)误码率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≤10-6


文章分类: 技术资讯
分享到: